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广西师范学院

信息详情

据广西师范学院概况资料显示,学院有各类学生29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000多人,专科生730人,硕士研究生1085人,研究生班学生1800多人,留学生350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生14000多人

师资队伍

截至2013年,学院在职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74人,具有高级职称352人,具有博士学位109人、硕士学位3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八桂学者”2人,八桂名师2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7人,广西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6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西院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2个。

院系设置

学院开设有60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院系

专业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历史学

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中文方向、数学方向、英语方向)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中乘务方向)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英语(翻译方向)、日语、商务英语

广西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自动化、通信工程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科学

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机械工程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广西师范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泰语、汉语国际教育、越南语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测绘工程

广西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舞蹈学

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美术学(书法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饰与服装设计、动画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科,1978年正式建制为中文系并招收第一届普通本科生,2004年更名为文学与传播学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08年3月更名为文学院。招收第一届普通本科生至今,文学院走过了30年光辉的历程。30年来,在历代文学院人的辛勤耕耘下,文学院不断发展壮大。

文学院现有语言学、民间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写作、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8个教研室,有语言研究所、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华文文学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有汉语言文学和文化产业管理2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又分为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广西师范学院的优势专业,2003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专业,在2004年广西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排行评估中名列第二,2006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普通本科教育优质专业。《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自治区重点课程;《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艺理论》为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

1994年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民俗学学科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文艺学学位点和中国古代文学学位点被列入广西教育厅“十一·五”博士点建设规划。

截至2008年10月,有在编教师5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7人,在读博士4人,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曾宪梓基金优秀教师奖,1人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人评为广西优秀教师。他们学有专长,治学严谨,认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90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2人(其中中国学生185人;留学生7人),函授本专科学员近2000人。1978年以来,共为区内外培养输送了上万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和其它战线的建设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自国家公布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以来,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居广西各高校同类专业前列。

学院设有图书资料室、报刊阅览室和中文电子阅览室,藏书42395册,常年订阅报刊172种,学术查询计算机33台。

乘教育大发展的东风,面对新世纪,文学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促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中文品牌;坚持本科教育为本、师范教育为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普通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争取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争取早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更好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在建设发展中,文学院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并积淀为“厚德、絜行、传薪、探赜”的文学院院训,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特色。

(一)开发特色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学术专攻方向为基础,将导师已经完成或在研的科研课题及其学术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向本科学生开设出覆盖本专业不同学科的选修课,形成了一系列学科交叉、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为本科学生的学习研究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学术生态网,在更高层面上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方法。如江业国教授开设的《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毛水清教授开设的《佛教与唐代文化》、杨东甫研究员开设的《元明清戏曲研究》、张再林教授、博士开设的《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梁德林教授开设的《古代诗歌意象研究》、卢斯飞教授开设的《新诗研究》、吴隐林教授开设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王光荣研究员开设的《歌谣学》、覃可霖教授开设的《写作思维学》、顾凤威教授开设的《文艺批评方法概论》、何颖教授开设的《文化人类学》、《民俗文化与经济开发》、宾恩海教授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问题与方法》、龙文玲教授、博士开设的《诗经》研究等等,向哲学与艺术、文学与文化、宗教与文化、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美学、写作与语言思维、民俗学与经济学等学科间沟通渗透,拓宽了本科生的知识面,强化了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西师范学院宿舍环境  (二)打造学术品牌,彰显国学文化精微。学院的华文诗歌研究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学者一脉相承的研究团队,具有诗学研究比较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比较明确的学术方向。他们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众多的史论著述,已经显现了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的学理内涵。当代著名诗人、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韦其麟教授,中国新诗研究著名学者林焕标教授、卢斯飞教授,李白诗歌研究的著名学者毛水清教授等长期耕耘于中国现当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论著,如中国当代诗歌的名作《百鸟衣》及《徐志摩:人和诗》、《论殷夫及其创作》、《闻一多作品欣赏》、《中国现代诗歌的流变与建构》、《中国现代派诗人钩沉》、《简论九叶诗派》、《从李金发到戴望舒》、《冯至戴望舒诗歌欣赏》、《洛夫、余光中诗歌欣赏》、《徐志摩诗歌评析》、《李白大辞典》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团队的中青年教师延续华文诗歌研究的学术传统,勇于开拓.宾恩海教授的中国现代诗歌的文化特征研究,陈祖君副教授(在读博士)的两岸诗人研究,李志元副教授、博士的中国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陈敢副教授的当代诗歌流派研究也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主攻方向,他们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先后在《诗刊》、《台湾诗学季刊》、《北方论丛》、《思想战线》、《香港文学》、《创世纪》、《当代文坛》、《中国诗人研究》、《中外诗歌比较》、《诗潮》、《葡萄园》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为学界所瞩目;梁德林教授长期从事古代诗歌意象研究,张再林教授、博士长期从事唐宋诗、词的研究,龙文玲教授、博士亦已在《诗经》研究领域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教师已出版《两岸诗人论》、《古代诗歌的意象与主题》、《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汉武帝与西汉文学》、《中国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等学术专著。

(三)立足民族地区,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学院的民俗学学科2007年8月被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早期有王弋丁、韦其麟、过伟、胡仲实、姚正康等专家教授耕耘,历经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广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研究、南方习俗与现代化研究、民俗学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等三个比较稳定且颇具影响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对广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具有推动作用。该学科汇聚有校内外的一批专家学者,进入新世纪以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84篇,曾获广西“铜鼓奖”4项,省部级奖5项。

广西师范学院院长于瑮教授是该学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广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专家,她对中越边境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独到的探索,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黄桂秋研究员是该学科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广西壮族文化研究专家,他的“壮族麽文化研究”及其成果,填补了壮族宗教专题研究的空白。王光荣研究员是广西彝族文化研究专家,申报成功了广西第一个国家级试点保护项目,组织评选了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项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何颖教授是会展文化研究专家,一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工作,他借助博览会的平台,开辟了“博览会文化研究”领域,为博览会的举办和理论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此外,该学科成员还参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规划》等政府文件的起草工作。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是广西师范学院一个规模较大的以教师教育为主体,适当发展非教师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的多科性、综合化的二级学院。

政法学院的前身是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系成立于1978年,197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7年政治教育系的马列主义教研室从政治教育系分离,成立直属于学校党委领导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91年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与艺术教研室合并成立社科部。1995年,政治教育系改名为政治经济系。2004年6月成立法商学院。2008年1月成立政法学院。

学院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系、法律系、社会工作系、历史系等四个系。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宗教学、政治学理论等五个硕士学位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历史学等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拥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个及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拥有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等三个省、厅级研究基地,有青少年德育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等三个校级研究所。主要承担本科、硕士专业教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目前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28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27人,律师10人。兼职教授7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800人,硕士研究生96名。先后获得了“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高校优秀学生党支部”、“广西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广西大中专青年志愿者暑假‘三下乡’优秀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1991年12月3日,经学院党委批准在广西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和艺术教研室基础上组建社科部,直属学校党委领导的正处级二级教学单位建制。2009年1月社科部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1年1月学校党委、行政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决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校园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11人;具有硕士学位15人,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4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六个教研室。拥有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等三个省级研究基地。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两个硕士点。承担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研究生公共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05方案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为目标,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课程内在发展特点,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集成思想教学资源,融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网络化教学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成效突出,在2007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检查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教学工作单位。已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4项,广西高校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抓教学改革的同时,非常重视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依托三个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2005年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大学教学》、《思想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等学术论文150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15篇;出版《虚拟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等学术著作10部;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项目59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级课题25项,厅级课题38项,可支配的科研经费110.47万元,平均每年18.4万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1.34万元/年、人;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虚拟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网络社会视阈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等7项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与实践运用》等3项成果获自治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区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5年以来,先后成功地承办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高校党建工作学术论坛”四次全国性学术会议,邀请了十几位全国著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做学术报告,这为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截至2013年,学院开设有60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开设了广西第一个本科空乘专业方向;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点学科专业名称

门类名称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名称

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法学

社会学

民俗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

教育学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理学

化学

有机化学

理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理学

科学技术史

教育技术学

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截至2013年,学院有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

广西师范学院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90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97项。在教学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先后成功实施了“2+2”、“1.5+2.5”、“3+2”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材资源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编写出版了数十种地方特色鲜明的教材,15部教材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教材奖,8部教材获得广西高等学校重点(优秀)教材立项建设,编写了19种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和《班主任工作常规》等系列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学校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和“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成为广西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科研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共获纵横向科研项目974项,总经费11312万元,年均科研经费2828万元。获国家级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104项,厅级和校级项目430项。该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共4777篇,其中被SCI收录184篇,EI收录20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26部。获得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3项,其中获得广西社科一等奖3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学院有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名称

类别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

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基地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学科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实验室

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校学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前身为《南宁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广西师范学院主办,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优秀期刊,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介的6170种学术期刊中的I324种核心区(RCCSE核心期刊),并获广西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特色栏目。

据广西师范学院概况资料显示,学院有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十一五”期间,学校共获纵横向及培训服务项目1025项,总经费8607万元。全校教职工共公开发表论文3911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41部,获得发明专利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优秀期刊,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介的6170种学术期刊中的l324种核心区(RCCSE核心期刊),并获广西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特色栏目。

据广西师范学院概况资料显示,学院有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90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97项。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先后成功实施了“2+2”、“1.5+2.5”、“3+2”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材资源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编写出版了数十种地方特色鲜明的教材,15部教材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教材奖,8部教材获得广西高等学校重点(优秀)教材立项建设,编写了19种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和《班主任工作常规》等系列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学校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和“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成为广西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广西师范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2006年度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爱心大学”等荣誉称号。

广西师范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2006年度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爱心大学”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广西师范学院先后接待了30多个国外大学的代表团,与美国、英国等10个国家近40所院校签订了国际教育合作协议,成立了泰国语言文化中心、韩国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卡布兰语言培训中心、印尼汉语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扩大了学校在国际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影响。

学校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合作开设“1+2”本科项目,与越南太原师范大学开设“2+2”本科项目,与越南顺化外语大学开设“3+1”,与谅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2+1”、“3+2”等项目。

党委书记:刘力(2010.5.26从玉林师范学院调任来此)

院长:刘慕仁

党委副书记:傅真放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半农

副院长:黄少琴、黄初升、贺祖斌

副厅级调研员:蒙南生

友情提示

此页是<广西师范学院>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广西师范学院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兴宁区明秀东路175号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